農村物流的健康發展,是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和農產品流通的重要保障,是提升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。只有加大農村物流綜合服務體系建設,才能全面邁向小康社會。 加大農村物流人才培訓工作;重點加強鄉鎮、農村物流從業人員的知識及技能培訓,同時加強對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人員特別是基層組織相關人員的培訓。 強化政府主導作用;在國家層面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,制定和協調有關促進農村物流發展的相關政策。明確縣級人民政府在農村物流發展中的主導作用,將此納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標,由各縣級人民政府統一協調各職能部門,形成合力,促進農村物流發展。 加大政府對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;鑒于物流園區等基礎設施投資大、回收周期長,政府應加大對樞紐型或公共服務型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,或由政府投資建設,出租給物流企業等相關企業使用。 統籌規劃農村物流基礎設施;將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納入城鄉建設規劃,重點依托工業園區、農產品集散地、客貨運站場,加強交通運輸、農業、供銷、郵政快遞、電商平臺等部門對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規劃的銜接,實現統籌布局、資源互補、共同開發,加快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。 按照縣、鄉、村三級網絡構架;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鄉鎮客運站場等資源,按照客運站、交管站、農村物流點、郵政所、農資站等“多站合一”模式,改擴建成農村(物流)綜合服務站,促進資源整合與共同配送。 培育農村物流龍頭企業;引導和支持電商物流企業、快遞企業、郵政物流、第三方物流企業等大型物流企業向農村地區延伸服務網絡,促進大型物流企業與商貿流通企業、農業生產企業的合作,共同布局農村物流服務網絡,推進農村物流信息化建設。
|